张克纯

Artist > 张克纯

张克纯

张克纯的黄河

文:具本昌

 

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是仅次于长江的中国第二长河。中国人称它为“母亲河”或者“中国文明的摇篮”。

 

这几年,张克纯拿着他的大画幅林哈夫相机常常徘徊黄河岸边,仔细地记录着眼前景色最真实的一面。画面里,他尊重拍摄主体,给其充分呼吸的空间,同时又尽量避免呈现太多的人性因素。通过赋予画面特别的色调,他充满诗意地捕捉安静、柔软、平淡、寂常的宽宏时刻,而另一方面对推动国家不断变化的摧枯拉朽的洪流般的力量深感悲悯。

 

张克纯视角细腻,对有趣的琐碎之事以及细小之物观察甚微,并思考未被他人察觉的小小进步。好似制作雕刻作品般地记录着环境遭受的破坏:这一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永恒主题。尽管他的叙述声调很安静,却比大声说出来的宣言更响亮和强烈。你可以感受到其中蕴藏的张力,并注意越来越迫切的环境问题。不光是中国,这个系列同样也对整个资本主义提出质疑,我们无休止地追求新颖和不同的事物;我们受模糊的欲望驱使,只管冷冰冰地往前冲,追逐更多更多的世俗物质。

 

他收集而来的无可复制的画面,像一首首优雅的十四行诗,表现着这条河安静的时刻,而这河又不单纯是河,还蕴含了繁盛发展中黑暗的一面。不真实的画面中有着广袤的自然,和在其中显得渺小的人。宽广的风景显得既奇特又充满人造感,这种对比十分强烈,他好似追逐的是一幅幅海市蜃楼。尽管风景优美,隐匿其下的绝望现实却随时从矛盾的瞬间呼之欲出。即便如此,他仍然渴望人类能尽可能的与自然和睦相处。

 

2014年4月30日




 

河祭·欧宁

 

2010年,在甘肃兰州的一个水泥厂附近,高耸的烟囱在远处冒着烟,一个退休的摄影爱好者在架着三脚架拍摄水边一个朋友的肖像;建在水中央的水文站旧楼上,两个工人正站在脚手架上重新粉刷它的栏杆;而在内蒙古的包头钢铁厂,一个在浓雾遮掩下的巨大冷却塔下,站着两个鹿和一个羊的雕塑;2011年,内蒙古的一个小村庄变成了雕塑工场;宁夏一个煤场里,一个戴白帽的回民正在注视着一个大佛像,这是一个信佛的老板丢弃在这里的,远处是贺兰山蒙胧的山脊;在腾格里沙漠,一个孤独的工人正在用水管汲水;在山东,一个干涸的湖中耸立着假山,假山上的小亭子里坐着一个人;2012年,陕西两个身穿防水服的人正在一个倾斜的废水塔旁捞鱼;而河南一些游泳爱好者正抬着毛泽东的画像在渡河……

 

这些都是摄影师张克纯捕捉的影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黄河。在2010年至2013年间,他自黄河入海口所在的山东东营市垦利县开始,向西逆流而上,以数十次的行走,经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四川,直抵青海巴颜喀拉山脉的黄河源头,最后拍成系列作品《北流活活》。这不是一般的旅游风光摄影,也不是探险式的地理考察图片,他的镜头语汇里没有诸如“中华文明母亲河”之类的陈辞滥调,而是执着于捕捉渺小如蚁蝼的人,与这条时而愤怒咆哮、时而游丝若断的河流相互纠缠的故事。

 

这些用林哈夫(Linhof) 4X5相机拍摄的影像都采用远景构图,影调都是苍白或淡黄,偶尔才出现一点点强烈的色彩,出现在其中的人总是很渺小,被包裹在黄河沿岸各省那宏大的地景和现实氛围中,由此更衬托出这条河流包容万有的广阔和主宰一切的强大。这些影像的静观气息透露了摄影师面对黄河时油然而生的敬畏,以及他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条河从时间的深处流来,它养育了让人引以为傲的文明,被人们不断索取,也带给人们不少灾难。张克纯来到它的身边,谦恭地截取了一个时代的切片,这块切片如此沉静,如此清淡,却倾注了深深的个人情感,可以说是张克纯对黄河的一次默默的献祭。

 

2000年,曹锦清出版了《黄河边的中国》这部著名的社会考察报告,通过对黄河流经的河南省的田野走访,观察转型期中的中国社会。黄河沿岸地区之所以被视作中国社会的典型缩影,是因为它纠结着沉重的历史,它的转型过程所付出的代价和产生的阵痛比其它地区更大也更强烈。张克纯的黄河计划比曹锦清当年跨越的地域更广,他不是在作走访式的社会调查,而是用影像的方式,对黄河流经的所有地区作全景式的记录。在他的影像中,人们可以看到西部大开发这样的时代大动作,看到高铁深入黄河腹地,旅游业遍地兴起,产业重整和过度城市化所引至的环境崩坏,看到沿岸民众生活方式的变迁,看到人心的升降和信仰的转轨。在黄河的漫长历史中,这些不过是瞬间的水花。

 

张克纯最初想拍黄河,是因为读了张承志的《北方的河》。在启动这个计划时,又受到了美国摄影师Alec Soth所拍摄的《密西西比河的梦想》(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的启发。但他没有像Alec Soth那样去放大密西西比河沿岸民众的生活,而是把黄河边的芸芸众生缩小至他的取景框之中,从而突显这条河流作为主角在空间体量和时间长度上巨大的存在。在这条巨龙的躯体上奔波生息的蚁众,只是一个循环不止的生态系统上渺小的元素。当人的姿态摆得很低,自然的力量就得以彰显。而社会,只是一个需要与自然的大力量谨慎相处的小系统而已。

 

张克纯正是如此谨小慎微、屏息静气地,等待历史的影像进入他的视野。他截取的影像如此平静,看不见人的骄横跋扈,也看不见黄河的愤怒波澜,一切都归于无声无息——而这种静默,其实只是力量的隐忍。

 

2014年5月14日,碧山。



Previous: Antoni Muntadas
Next: 张晋